
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D)
A.教学管理人员
B.社会服务人员
C.行政管理人员
D.国家公职人员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C)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C)
A.教育知识
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
D.通识性知识
4.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某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打破班级原有结构,重新组成教学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这被称为(c)
A.合作学习
B.道尔顿制
C.走班制
D.分层教学
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A)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6.“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这句话说的是人的发展具有(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有目的观属于(B)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知识本位论
8.中小学课程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因此,学习者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仍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这种观点属于课程理论流派中的(C)
A.经验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永恒主义
D结构主义
9.“知识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意味着知识具有(B)
A.认识价值
B.陶冶价值
C.能力价值
D.实践价值
10.推行 STEAM、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这些课程更突显(A)
A.综合性和实践性
B.理论性和系统性
C.均衡性和科学性
D.学科性和选择性
11.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进行适当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主要的学习目标,持这种观点的是(B)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程序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12.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不包括(A)
A.组织的强制性
B.过程的自主性
C.形式的灵活性
D.内容的多样性
13.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
A.教育影响
B.教育手段
C.教育物资
D.教育内容
14.许多学生读书时,喜欢在某些语句下划线。这种学习策略属于(C)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
15.弗洛伊德(S· Freud)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是(D)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性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