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52.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是客观性原则;
二是整体性原则;
三是指导性原则
四是科学性原则。
53.简述微课的特点。
54.什么是学习迁移,教学中如何促进有效迁移?
参考答案: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说:“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有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有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注释:训育即现在所说的德有。
资料来源:谢维和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一[J].人民教育,2017(7)
(1)依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你认为影响和制约德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2)你认为德育有哪些基本途径?(5分)
(3)你认为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5分)
5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教20多年来,我在校内外多次观摩听课,近半来,我发现,有些经过教研组要体合力打磨的课,展示时总感觉太失真,作秀太明显:也有一些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却受到学生的令遇,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与教师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有关。所以教师各课不应只是备课本,更要关注学生学情,井由此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资料来源:陈长礼精心准备的课为何学生不实账[N],中国教育报.2018-5-2
(1)教师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5分)
(2)教师备课应该树立什么理念?(5分)
(3)教师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5分)
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丁老师访谈学生及家长的记录片段:
丁老师:你觉得现在学习任务重吗?
学生冰冰:总的来说还是挺重的,我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家后还要完成很多家
庭作业。
丁老师:你平时自由活动的时间能自主支配吗?
学生冰冰:很少有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自主支配了!
丁老师: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管得多吗?
冰冰母亲:你也知道,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为了上好的大学,我会督促孩子完成各
科作业,还让她去学一技之长。
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考虑过孩子的学习兴趣吗?
冰冰母亲:我较少考虑地的兴趣。我觉得兴趣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旦有了成绩,自然就
会产生兴趣。
丁老师:孩子跟你叫过苦吗?
冰冰母亲:说过,但我觉得,只要学习就比瞎玩强。
(1)根据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谈谈你对访谈内容的理解。(5分)
(2)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意义学习有何特点?(5分)
(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者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活动?(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