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4-05 18:01 3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2008年)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具体要求不 包括(D) A.语言规范 B.衣着得体 C.举止文明 D.因材施教 33.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34.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A) A.,产婆术 B.结构说 C.准备论 D.讲授法 35.“小学生品行养成特点和规律”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知识”维度的(C) A.小学生发展性知识 B.学科知识 C.教育教学知识 D.通识性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课程标准是教学得以进行最根本依据,下列属于基本框架内容的是(BCD) A.课程性质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教学建议 37.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内涵包括(ABC) A.兼顾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 B.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C.贯彻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D.建设终身型学习社会 38.下列属于广义学习现象有(BCD) A.新生儿抓握反射 B.儿童模仿崇拜偶像 C.小狗算算术 D.因交通事故对车的恐惧 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是(CD) A.需要 B.动机 C.情绪 D.性格 40.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传递方式和获取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革命性变化,也要求教育作出相应变革,教育信息化成为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ABCD) A.教育虚拟化 B.教育资源全球化 C.学习自主化 D.教材多媒体化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42.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性准确性良好表现(×) 43.教育就是智育(×) 44.教师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状况的诊断评价能力(×) 45.学生掌握知识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46.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是“课例研究”基本操作模式之一(√) 47.我国中小学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定期注册,每个注册有效期内要完成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课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等量学分(√) 48.教材就是教材书(×) 49.复式教学和小班教育是各国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实行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50.通过老鼠走迷宫实验托尔曼揭示“潜伏学习”存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1.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启蒙作用。 (2)在学习知识方面具有启蒙作用。 (3)在思想品德方面具有启蒙作用。 52.简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 参考答案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53.什么是课外活动?其教育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教育作用: 第一,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第二,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第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第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54.如何提高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聊到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时我感叹道:“班主任每天就像消防样到处救火,费时费力还不见成效,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朋友真诚地跟我说:“你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问题时,或许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而是你跟问题的关系了。问题产生了,成了既定事实,无论你是骂还是打,都改变不了事实,能做的就是分析思考:你以及你的学生可以从这些问题中获得哪些成长的养料呢?”我听了这话,就好比黑灯瞎火之中突然看到了一盏明灯,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 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我的行为模式也就改变了。 学生搞出问题后,首先我会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既然已成事实,我要做的就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后,我还会进一步问我自己:这是问题吗?究竟是学生的行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而让我觉得这是个问题,还是相关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有问题,从而错评了学生的行为? 资料来源:我要给学生种下美梦。人民教育,2017(1) (1)谈谈你对小学班主任角色的认识(5分) (2)假如你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创新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10分) 参考答案 (1)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 ①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 ②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③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④班主任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榜样者。 ⑤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中的指导者 参考答案 (2)作为一名班主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准确、细致、全面、快速地把握班级学生情况 ②完善班级管理建设,创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③勤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 ④发扬协作精神,做好与任课老师、家长的配合工作 5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教研处于我国教研体系的末端,是各级教研的落脚点,学校教研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前,学校教研存在碎片化、无序化状态;一些地方的省市县级教研在学校层面难以落实到位;一些学校教研组功能被严重弱化,教研流于形式;一些教师被动教研,教研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研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亟需学校厘清教研目标和方向,整体规划和设计学校、学科}、教师各个层面的研究和组织机构,找到适合的教研主题和教研形态。提升教研的效益与质量。 需要学校协调好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工作让教研组“强”起来,需要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 需要教师跳出学段或学科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教研内容和方式,在深度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编辑部,学校教研创新[J],人民教育,2018(2) (1)教研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何意义?(7分) (2)请列举并说明你所熟悉的小学教研活动形式。(8分) 参考答案 (1)教研对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②向优秀者学习,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质 ③教研活动能改变教师的行为观念 ④教研能使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⑤有助于教育教学思想的革新 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参考答案 (2)比较普遍的教研形式有: ①校际交流式教研会。学校相互选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参加教研活动。不同思维的教师、不同学校、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教学,易使教师开阔视野,打开思路。 ②案例分析式。这种教研形式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或提供两个相同相近的案例,激发并引导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这样教师能够清晰的明辨一个理念或一种策略 ③舞台主持式。这种教研形式是让教师以自己选定的教研问题,亲自主持本次教研活动,让教师走到教研的台前来。主持扌教研的教师(教困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困惑,选定题目,或列好提纲,以请柬的形式发给被邀请的教师。 ④亮点展示式。这种教硏形式多是指富有鲜明精彩亮点的观摩教学活动,也可以是课例研讨活动。 ⑤目标协作式。这种形式的教研是指某一个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完成一个教学专题的研究。小组成员间是积极配合的,既动脑、动口又动手;目标是较小而具体的,可以是设计一个课例,讨论一个案例,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 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学大师费曼说:“我讲授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们参加考试,我最喜欢做的是展示这个世界奇妙的一部分供你们欣赏。”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国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任何兴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当孩子有了一定成就,没准就会产生兴趣,所以这些家长才会逼迫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教师才会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罚学生抄很多遍作业等。 (1)请你谈谈兴趣对学习的作用?(5分)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10分) 参考答案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兴趣是学习内在动机的表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1)兴趣对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②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 ③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改变学习态度 ④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 ⑤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2)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②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③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及时反馈; ⑦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文章分类:
教师笔试资料
|